要说这苏州评弹嘞, 你们这些小年轻肯定不知道这是个啥。俺跟你们说, 这可是个老玩意儿了, 有年头了。 这苏州评弹, 实际上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这两种玩意的总称。
苏州评话
先说说这苏州评话, 也叫“大书”。 这大书, 一个人就能说, 一张嘴皮子, 巴巴地说, 光说不唱。 说的都是些啥呢? 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 什么金戈铁马嘞, 打打杀杀嘞, 过去那些皇帝老子的事儿嘞, 还有一些英雄好汉的事儿嘞, 反正都是过去的事。 这说书的, 嘴皮子得溜, 一说能说好久, 长的能说几个月。 你们想, 这得记住多少东西才能说这么久嘞!
这说书的, 不光嘴皮子溜, 还得会比划。 这叫“手面”和“面风”。 就是说, 这手上得有动作, 脸上得有表情。 一会儿是说书的自个儿比划, 解释给你们听; 一会儿呢, 又要装成故事里的人, 那表情, 那动作, 就得像故事里的人那样。 这可不容易, 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这说书的, 还得会“噱”, 就是逗你们乐。 这“噱”还有讲究, 有的叫“肉里噱”, 有的叫“外插花”, 还有的叫“小卖”, 反正就是各种法子逗你们开心。 说实话, 这玩意听听就得了, 俺是搞不明白这些名堂。
苏州弹词
再说这苏州弹词, 也叫“小书”。 这小书, 两个人一起说的多, 一个坐右边, 抱着个三弦, 一个坐左边, 抱着个琵琶。 右边那个叫“上手”, 左边那个叫“下手”。 这小书, 又说又唱, 比那大书多了点花样。 这弹词, 调子软软的, 慢慢的, 用苏州话唱, 好听是好听, 就是有点听不懂。 俺们那时候嘞, 这苏州弹词老流行了, 男的女的都学, 都唱。 以前, 学这个都是拜师学艺, 还得交拜师费, 没钱拜师嘞, 就得出师后白干一段时间活。 拜了师, 师父就给你起个“艺名”, 然后手把手地教你。 这师父教的, 可不光是唱的, 还有这行当里的门门道道, 还有做人的道理。 这学艺, 可不简单, 得跟着师父到处跑, 看这世间百态, 才能说出好故事来。

这苏州评弹嘞, 过去在苏州, 在上海, 在浙江那一带, 老多人听了。 现在, 听的人少了, 年轻人都不爱听这个。 这老玩意儿, 估计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 这苏州评弹, 也算是咱们中国的一个老古董了, 还被列入了那个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那边还专门有人管这个, 每年还投不少钱呢, 就怕这老玩意儿失传了。 哎, 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还是要好好保护嘞!
所以说嘞,这苏州评弹是哪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就是这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种, 你们记住了吗?
- 苏州评话,也叫“大书”,一个人说,光说不唱。
- 苏州弹词,也叫“小书”,两个人一起说的多,又说又唱。
这两种加一起, 就叫苏州评弹, 明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