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我闺女写作业突然问我:“爸,‘厂’字加一笔到底是啥字?”我当时顺嘴就答“那不就是‘广’字嘛”,结果小丫头作业本上一个大红叉差点把我老脸臊没了。后来发现这玩意儿还能变成“厅”“仄”“厄”仨字,整个儿给我整不会了。
较真儿翻字典
我那犟劲儿上来了,当天晚上就把《现代汉语词典》从书柜顶扒拉下来。左手翻字典右手拿钢笔,白纸上唰唰列了四行字:
- 厂:规规矩矩的横撇
- 广:先点后横再一撇
- 厅:左边长横,右边顶着个“丁”
- 仄:横撇底下蹲着个“人”
- 厄:横撇里头包着个“卩”
结果发现最坑的是“仄”和“厄”,前几年写字帖愣是当同一个字描了半年!
手动做实验
第二天带着钢笔和方格本蹲阳台,跟这些字死磕。发现仨致命雷区:

- 广字脑袋上那点总被吞掉(闺女作业就是这么错的)
- 厅右边“丁”的竖钩总写成垂露竖
- 仄底下“人”的捺老写成点
钢笔尖都写劈叉了才琢磨出窍门——拿红笔把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圈出来:广字重点描红那个点,厅字竖钩画个箭头,仄字给人字捺加粗,跟交通警示标似的。
上街拍错字
昨天特意揣着手机满胡同转悠,果然在修车铺招牌上逮着个手写“车㕔”(把“厅”写成“厂+丁”组合体)。修车大爷还跟我急眼:“写字又不是绣花,能认不就行了!”回来路上越想越乐,这不就是活教材么。
总结笨办法
现在我家墙上贴着张神图:最左边印刷体原字,中间用红笔标核心笔画,右边故意写错示范。每天刷牙瞅两眼,简单粗暴:
- 广=点+厂 (忘掉点就成错别字)
- 厅=厂的怀抱+丁 (丁的钩不拐弯就残疾)
- 仄=厂戴人字帽 (人字写太大就变厄字了)
坚持半个月,现在连楼下四年级小胖子都学会揪他爸错别字了。老祖宗说得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多了想错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