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闲着没事干,就琢磨起“荆”这个字能组啥词。我就开始在生活里留意,先从家里找起。
我在书架上翻书,看到一本老书里提到“荆棘”。这词我熟,平时老听人说“披荆斩棘”,我就查了查,原来“荆棘”就是那种带刺的小灌木,长得乱乱的,人要是不小心碰到,那肯定被扎得嗷嗷叫。就像我们生活里遇到的困难,就跟这荆棘一样,难搞。
接着我出门溜达,走到小区门口的小商店,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画,画里有个古代的场景,上面写着“负荆请罪”。我就想起以前上学学过这个故事,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这“荆”就是荆条,在古代还能当刑具。
我又去了菜市场,听到有人说“荆门”。我还以为是卖门的地方叫荆门,一问才知道,荆门是个地名。我就觉得这地名起得挺有意思,说不定以前那地方荆条特别多。

晚上回家,我就上网查资料,看看还有啥跟“荆”有关的词。我发现还有“荆芥”,这是一种植物,能当菜吃,还能入药。我就想,这“荆”字能组这么多词,每个词都有不一样的意思,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对“荆”组的词语算是有了不少了解。从家里到外面,再到网上查资料,一步步地去探究,还挺有意思的。以后再看到跟“荆”有关的词,我就不会一脸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