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说起来《儒林外史》的作者,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吴敬梓! 说起这个名字,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戴着眼镜,穿着有点儿旧,但眼神却特别犀利的老头,手里拿着一支毛笔,正在奋笔疾书,写下那些让人又好笑又心酸的故事。
其实吧,一开始我对《儒林外史》没啥感觉,觉得书名听着就挺枯燥的,“儒林”听着就感觉很严肃,跟我的轻松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后来啊,我硬着头皮看了几章,嘿,真香! 那书里的人物一个个都那么鲜活,有傻气的老秀才,有虚伪的官老爷,还有市井里的小人物…… 他们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笑,又忍不住想叹气。
吴敬梓这老兄,观察可真仔细! 书里写的那些人啊,事儿啊,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但放到现在,也一点儿不觉得过时。就好像他早就预料到,几百年后,我们还会对着他书里那些“奇葩”人物哈哈大笑,也会为他们的命运唏嘘不已。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琢磨着,吴敬梓写《儒林外史》的时候,应该也是个“戏精”吧! 他那笔杆子,就像变戏法似的,一会儿让你捧腹大笑,一会儿又让你陷入沉思。 他既不一味地歌功颂德,也不一味地贬低批判,而是用一种特别冷静,又带着点儿调侃的语气,把那些人,那些事,都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 这种感觉,就像你坐在茶馆里,看着台上的戏,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那些说书人讲故事,听着听着就忘了时间。

说实在的,要让我评价吴敬梓,我觉得“天才”这个词儿用得有点儿太过了。我更愿意把他形容成一个“老顽童”,一个用文字玩弄世事的老顽童。他用他那犀利的笔触,狠狠地讽刺了那些虚伪、势利、贪婪的人,却又用他那颗慈悲的心,去同情那些被压迫、被欺凌的小人物。 这种复杂的感情,可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吴敬梓生平大事记 | 简要描述 |
---|---|
出生 | 1701年,出生于安徽全椒一个世宦之家。 |
过继 | 幼年过继给伯父。 |
创作《儒林外史》 | 耗费多年心血,创作完成这部伟大的讽刺小说。 |
逝世 | 1754年逝世。 |
有人说,《儒林外史》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这话我觉得说得对,也不完全对。 说它“百科全书”,是因为它确实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官场到市井,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 但说它完全是“百科全书”,又有点儿片面,因为它更像是一部“社会讽刺剧”,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其实,我个人觉得,《儒林外史》厉害的地方,不在于它写得有多么华丽,多么精妙,而在于它写得多么真实。 那些人物,那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你看那一个个迂腐的读书人,那一个个贪婪的官吏,那一个个市井无赖…… 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影子。 这或许也是《儒林外史》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吧。
我越研究吴敬梓,就越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讽刺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现实主义作家”,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深刻社会洞察力的艺术家。 他既能看到社会的黑暗,也能看到人性的光辉。 他用他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绝伦的清代社会画卷。

《儒林外史》人物特点 | 代表人物 |
---|---|
迂腐、落魄的读书人 | 范进、匡超人 |
虚伪、贪婪的官吏 | 严贡生、周进 |
市井无赖 | 杜慎卿 |
正直、善良的文人 | 王冕 |
所以,在我看来,《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思想家。 他用他那充满才情的笔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他的书,你会笑,你会哭,你会思考…… 而这些,也许就是阅读的意义所在吧。 你说呢? 你对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有什么看法? 我们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