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黄钟大吕什么意思 揭秘这个成语背后的音乐故事

黄钟大吕什么意思 揭秘这个成语背后的音乐故事

又名溧阳站长网 2025-08-03 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黄钟大吕什么意思?揭秘这个成语背后的音乐故事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成语——"黄钟大吕"。说实话,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某种特别贵的钟表品牌呢(笑)。后来才知道,原来它背后藏着这么有趣的音乐故事。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扒一扒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

黄钟大吕的字面意思

先说说字面意思吧。"黄钟"和"大吕"其实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两个音律名称。在古代,音乐可不仅仅是娱乐,它和礼仪、政治都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相当严肃的一门学问。

黄钟大吕什么意思 揭秘这个成语背后的音乐故事

"黄钟"是十二律中的律,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C调;"大吕"则是第二律,相当于D调。这两个音律在古代音乐体系中地位特别高,就像班级里的班长和副班长一样重要。

成语背后的音乐体系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小伙伴会好奇:什么是十二律啊?别急,我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中国古代把音阶分为十二个半音,称为"十二律"。这十二律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黄钟大吕什么意思 揭秘这个成语背后的音乐故事
律名 现代对应音高 特点
黄钟 C 十二律之首,基准音高
大吕 D 第二律,与黄钟关系密切
太簇 E 第三律
夹钟 F 第四律
姑洗 G 第五律
仲吕 A 第六律
蕤宾 B 第七律
林钟 C 第八律
夷则 D 第九律
南吕 F 第十律
无射 G 第十一律
应钟 A 第十二律

看到这个是不是感觉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特别严谨?黄钟作为基准音高,其他音律都是根据它来确定的,所以黄钟的地位可想而知有多重要。

成语的引申含义

现在咱们来说说"黄钟大吕"这个成语的引申含义。因为黄钟和大吕都是音律中重要的两个音,所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

1. 庄重威严的音乐:比如宫廷雅乐、祭祀音乐这类特别正式的音乐

2. 正大庄严的言论:指那些特别有分量、有权威的言论或文章

3. 高雅正统的艺术:区别于民间小调的高雅艺术形式

举个栗子,如果我们说某位大师的演讲是"黄钟大吕",那就是在夸他的演讲特别有分量、有深度,不是随便说说的那种。

有趣的历史故事

关于黄钟大吕,历史上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据说在古代,确定黄钟的音高可是一件国家大事,因为这关系到整个音乐体系的标准。

汉代有个叫京房的人,他提出了"六十律"的理论,把音律分得更细。但你知道吗?他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的黄钟音高不准了!原来,改朝换代的时候,前朝的黄钟标准器可能会丢失或损坏,新王朝就得重新确定黄钟的音高。这可不是随便定定的,要符合天地阴阳的规律,还要用特定的竹子或金属来制作标准器。

想想看,古代的音乐家们为了确定一个音高,得费这么大劲,现代人调个音用手机APP几秒钟就搞定了,真是时代不同了啊!

现代生活中的"黄钟大吕"

虽然我们现在很少用"黄钟大吕"来形容音乐了(毕竟流行音乐和古代雅乐差别太大),但这个成语还是经常出现在文学评论、艺术评价中。

比如:

1. "这位作家的散文堪称当代文学的黄钟大吕"

2. "导演的这部作品突破了商业片的局限,有着黄钟大吕般的气魄"

不过说实话,现在用这个词的时候,多少带点夸张的修辞效果,毕竟真正能达到"黄钟大吕"标准的作品还是少数啦。

我的个人感受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半懂不懂的小编,我觉得"黄钟大吕"这个成语特别能体现中国人对音乐的重视。在古代,音乐不只是娱乐,而是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这种把艺术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真的很有中国特色。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让现在的流行歌手用"黄钟大吕"的风格来创作,会是什么效果?估计会很有趣吧!不过可能大部分听众会觉得太严肃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更追求轻松愉快的时代。

小知识:黄钟的确定方法

后分享一个冷知识:古代确定黄钟音高的方法之一是用"律管"。这种管子通常用竹子制成,长度和直径都有严格规定。据说黄钟管的长度应该是九寸(约合现在22厘米左右),孔径三分。古人认为这个尺寸发出的声音符合天地正气。

更有意思的是,古人还会根据节气来确定音高。比如在冬至那天,把芦苇的薄膜(叫做"葭灰")放在律管里,如果音高准确,阳气开始上升时,葭灰就会自动飞出来。这方法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玄妙?虽然用现代科学眼光看可能不太靠谱,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观察。

1.--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黄钟大吕"这个成语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作品或音乐,让你们觉得配得上"黄钟大吕"这个评价的?或者你们觉得现代音乐中有什么可以被称为新时代的"黄钟大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想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