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的意思及出处: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成语——"飞扬跋扈"。每次听到这个词,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形象,感觉特别生动。不过说实话,在真正了解它的来历之前,我对这个词的理解还挺肤浅的。今天咱们就一起深入探讨一下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保证让你收获满满!
"飞扬跋扈"到底啥意思?
先说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吧。"飞扬"原指旗帜或羽毛在空中飘扬的样子,后来引申为放纵、不受约束;"跋扈"则是指专横霸道、蛮不讲理。两个字合在一起,就形容一个人狂妄自大、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样子。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特别嘚瑟,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呼来喝去,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种人我们生活中可能都遇到过,对吧?比如公司里那个总是对下属颐指气使的领导,或者学校里那个欺负同学的"小霸王",都可以用"飞扬跋扈"来形容。
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说到"飞扬跋扈"的出处,那可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了。这个成语早出现在《北史·齐本纪》中,讲的是北齐权臣和士开的故事。
和士开这个人可不得了,他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宠臣,靠着拍马屁和耍手段一路高升。高湛对他宠信有加,甚至到了"同卧起"的程度(就是连睡觉都在一起,你懂的)。和士开仗着皇帝的宠爱,那叫一个嚣张跋扈啊!

人物 | 身份 | 行为表现 |
---|---|---|
和士开 | 北齐权臣 | 专权擅政,收受贿赂,任人唯亲 |
高湛 | 北齐武成帝 | 极度宠信和士开,导致其权力膨胀 |
《北史》中记载:"(和士开)势倾朝野,任性自恣,无所顾惮。时人语曰:'飞扬跋扈,为和士开。'"意思是说和士开权势熏天,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当时的人就用"飞扬跋扈"来形容他的嚣张气焰。
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和士开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咱们再深入聊聊。这哥们儿原本只是个小小的门客,但因为特别会揣摩高湛的心思,又擅长玩双陆(一种古代棋类游戏),深得高湛欢心。高湛当上皇帝后,和士开就跟着飞黄腾达了。
他有多嚣张呢?据说连皇亲国戚见了他都得低声下气。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更夸张的是,他还和高湛的皇后胡氏私通,这胆子也忒大了!
不过俗话说得好,嚣张过头必遭报应。高湛死后,他的儿子高纬继位,和士开的好日子就到头了。高纬早就看他不顺眼,加上其他大臣的弹劾,终把和士开处死了。这个飞扬跋扈的权臣,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成语的演变与使用
从和士开的故事开始,"飞扬跋扈"这个成语就在汉语中扎根了。它初专指权贵阶层的专横跋扈,后来逐渐泛化,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嚣张霸道的人或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经常出现。比如《红楼梦》里描写王熙凤时就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句子,虽然没有直接用"飞扬跋扈"这个词,但王熙凤的形象就很符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仗势欺人、目中无人的行为。比如:
1. 某富二代开车撞人后还态度嚣张
2. 某明星对工作人员呼来喝去
3. 某领导任人唯亲、打压异己
这些行为都可以说是"飞扬跋扈"的表现。
如何避免成为"飞扬跋扈"的人?
聊了这么多关于"飞扬跋扈"的负面例子,咱们也得说说怎么避免成为这样的人。毕竟,谁都不想被人背后说"那家伙真够飞扬跋扈的",对吧?
保持谦逊很重要。无论你多有钱、多有地位,尊重他人是基本的修养。我认识一些真正的大佬,他们反而特别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
学会换位思考。当你想要发号施令时,先想想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是什么感受?将心比心,很多冲突就能避免了。
时刻提醒自己:权力和财富都是暂时的,人品才是永恒的。和士开的故事就是好的反面教材,风光一时,终却落得悲惨下场。
与"飞扬跋扈"相关的其他成语
汉语中形容人嚣张霸道的成语可不少,咱们顺便学习几个近义词:
1. 目中无人: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
2. 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的样子。
3. 不可一世:自以为当代没有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4. 专横跋扈:专断蛮横,任意妄为。
这些成语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核心意思都是形容人傲慢自大的样子。相比之下,"飞扬跋扈"更强调那种放纵不羁、蛮横无理的特质。
总结
好啦,关于"飞扬跋扈"这个成语,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从它的历史出处到现代用法,从负面例子到如何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应该讲得比较全面了。
后考考大家:你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飞扬跋扈"的人?或者你们觉得在现代社会中,什么样的行为符合这个成语的描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