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到底能干嘛我的亲身实验
昨天刷招聘网站,看到个高薪岗位写着“资深优先”,心里咯噔一下:这词儿我都听烂了,可“资深”了到底有啥用?能当饭吃?刚好手头有个新项目在谈,干脆拿自己当小白鼠,试试这“资深”的魔力到底灵不灵。
第一步,先盘盘自己的“老本钱”。我坐那儿掰着手指头算:入行十年,吭哧吭哧做了少说也有几十个项目,踩过的坑能填满一游泳池,修bug修到凌晨的次数数不清,还被客户骂哭过两回(这事儿可太丢人了)。这不就是“资深”么?一堆沉甸甸的经验压箱底。
然后我就带着这点“老本钱”,约了那个新项目的客户见面。以前谈项目,开场白恨不得把公司从老板到保洁全吹一遍,生怕别人觉得我们小。这回我把心一横,开场就直接甩干货:
- “你们提的这个技术难点,我三年前在XX项目遇到过,当时我们是这样那样搞定的,硬是省了两个月工期,虽然过程差点把我整秃了。”
- “,流程这块你们担心?太理解了!我们前年有个项目就是因为流程乱套了,中间差点黄了,后来我们总结了一套法子,要听听不?”
你猜怎么着?对面那个原本有点不耐烦的负责人,眼睛“唰”地就亮了。也不靠忽悠,就把那些年我吃过的亏、总结出的土办法一股脑儿倒出来。说到激动处,还用手比划着当年怎么折腾服务器的场景。

聊完出来,心里反而七上八下,感觉光顾着讲老黄历,好像也没推销啥新技术,跟以前吹得天花乱坠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结果,第二天客户就打电话来了,说就定我们了!给的理由特别实在:“听你讲那些踩坑的事儿,就知道这事儿交给你稳当,经验摆那儿,省心。” 我那点“资深”的本事,原来真能变成真金白银的信任票。
这事儿让我琢磨明白了:“资深”不是挂在嘴边的牌子,是你摔过、爬起来、记住了路在哪儿的地图。它能让你在关键时候稳得住,别人觉得是天大的难题,到你这儿可能就是“,这事儿我有经验,当年这么搞过”。这就是为啥机遇敲门时,“资深”的人更容易一把抓住——因为你仓库里的“土办法”关键时刻就是能顶上去!刚签完合同,之前瞧不上我那小破公司的老东家居然也来问我要不要回去“带带新人”,工资开得贼高。我一想,我这“资深”的份量现在自己掂量得清清楚楚了,谁稀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