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是个贬义词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好高骛远"这个成语,说实话,我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是夸人志向远大的好词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贬义词。这让我挺困惑的,为什么有远大理想反而成了坏事?经过一番学习和思考,我终于搞明白了其中的门道,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好高骛远到底啥意思?
先来拆解一下这个成语。"好高"就是喜欢高的东西,"骛远"就是追求远的目标,合起来字面意思就是喜欢追求又高又远的东西。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指的是一个人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我有个朋友,大学刚毕业就嚷嚷着要创业当CEO,要一年内公司上市,三年内成为行业巨头。听起来很励志对吧?但问题是,他连基本的商业计划书都不会写,对市场调研一窍不通,更别提管理经验了。这就是典型的好高骛远。
| 行为表现 | 是否好高骛远 | 
|---|---|
| 刚毕业就想当大公司CEO | 是 | 
| 从基层做起,逐步晋升 | 不是 | 
| 想一夜暴富 | 是 | 
| 制定实际可行的财务计划 | 不是 | 
为什么这是个贬义词?
现在明白了意思,那为什么这是个贬义词呢?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1. 忽视现实基础

好高骛远的人往往眼高手低,只盯着终目标,却忽略了实现目标需要的过程和积累。就像想盖100层高楼,却不愿意从打地基开始。这种态度自然会让人反感。
2. 容易半途而废
因为目标定得太高,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我见过太多人信誓旦旦要做什么大事,结果坚持不了几天就销声匿迹了。这种虎头蛇尾的行为当然不受待见。
3. 可能伤害他人
有些人好高骛远不仅害己,还会坑队友。比如创业时夸下海口拉人入伙,结果项目失败让大家都受损失。这种行为就更让人讨厌了。
4. 缺乏自知之明
一个不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或决定。在职场上,这种人通常不受同事和上司欢迎。
好高骛远和志向远大的区别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好高骛远"和"志向远大"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追求高目标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我发现关键在于"可行性"和"执行力"。
志向远大的人:
1. 目标虽高但有实现路径
2. 愿意付出相应努力
3. 能够分解目标逐步实现
好高骛远的人:
1. 只有空洞的目标
2. 缺乏具体行动计划
3. 不愿从基础做起
比如同样是想成为著名作家:
1. 志向远大的会每天坚持写作,从小文章开始投稿积累经验
2. 好高骛远的则幻想一夜成名,连基本的写作练习都不做
如何避免好高骛远?
既然好高骛远不好,那怎么避免呢?根据我的经验,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 目标SMART原则
1. Specific 具体
2. Measurable 可衡量
3. Achievable 可实现
4. Relevant 相关性
5. Time-bound 有时限
2. 分阶段实施
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步步来。想跑马拉松?先从每天跑1公里开始。
3. 定期复盘
检查进度,及时调整。如果发现目标确实不现实,不要硬撑,适时调整不可耻。
4. 寻求反馈
多听听有经验的人的意见,他们能帮你判断目标是否合理。
我自己的教训
说起来惭愧,我也曾经是个好高骛远的人。刚学吉他时,连和弦都按不响就想弹《加州旅馆》,结果自然是屡屡受挫,差点放弃。后来在老师指导下,从简单的《小星星》开始,慢慢进步,现在终于能弹些像样的曲子了。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总结
好高骛远之所以是贬义词,不是因为它鼓励人们追求高目标,而是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的行为。真正的成功者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务实精神,懂得把大目标分解为可行的小步骤。
后留个思考题给大家:你有没有过好高骛远的经历?后来是怎么调整的?或者你见过哪些好高骛远的典型例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