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见兔顾犬意思解释及典故——成语的智慧与典故解析

见兔顾犬意思解释及典故——成语的智慧与典故解析

七七解忧馆 2024-12-04 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0014

“见兔顾犬”是一个成语,意指看到兔子才想起去呼唤猎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不够及时,错过了最佳时机,只能事后补救。成语中的“兔”和“犬”分别代表了目标和应对措施,强调了事前准备的重要性。

成语典故

“见兔顾犬”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原文如下:

>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0014

>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在这个故事中,赵太后不愿意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以换取齐国的援兵。左师触龙通过巧妙的劝说,最终说服了赵太后。这个故事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见兔顾犬”,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与此成语非常相似:面对危机时,应当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匆忙应对。

成语解析

1. 见兔:看到兔子,比喻发现目标或问题。

2. 顾犬:顾及猎犬,比喻采取行动或措施。

3. 见兔顾犬:看到兔子才想起去唤猎犬,比喻做事不够及时,错过了最佳时机。

成语的应用

1.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见兔顾犬”来形容因为缺乏预见性,导致问题出现后才急忙采取措施的情况。例如,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就是一种“见兔顾犬”的行为。

2. 工作场景:在工作场景中,团队或个人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等到面临重大任务时才仓促准备,也是“见兔顾犬”的表现。

3. 管理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如果忽视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等到竞争对手已经占据市场优势时才采取行动,往往会错失良机。

成语的启示

“见兔顾犬”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应当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匆忙应对。事前的准备和预防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减少损失。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企业管理,都应该具备前瞻性和预见性,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见兔顾犬”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和管理理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未来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准备,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反应,从容应对。

相关文章

瑀字取名吉凶-瑀字解释意思及成语大全

在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中,取名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习俗,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瑀字解释“瑀”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

文学 2024-12-04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