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誓不两立意思解释及典故:绝不妥协的对立立场

誓不两立意思解释及典故:绝不妥协的对立立场

拔作 2024-12-01 15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0045

“誓不两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誓不共存,表示双方立场对立,绝不妥协。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出师表》,用来形容诸葛亮对曹魏的坚定立场。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双方的对立关系,更深层次地展示了其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

成语的背景

《三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他对曹魏的坚定立场,誓不与之共存。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他在《出师表》中写道:“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成语的含义

0045

“誓不两立”不仅指双方立场对立,绝不共存,更强调这种对立是基于坚定的原则和信念。这种决心和意志不仅体现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对立关系中看到。它表达了一种绝不妥协、坚持到底的精神。

历史实例

1. 诸葛亮与曹魏: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坚决反对曹魏,誓不与之共存。在《出师表》中,他明确表达了这种坚定的立场,誓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2. 岳飞与金朝:南宋名将岳飞,以其忠勇著称。他坚决抵抗金朝的侵略,誓不与金朝共存。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誓不两立”不仅是一种坚定的立场,更是一种不妥协的精神。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精神:

1. 坚定的原则: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轻易妥协。这种坚定的立场能够帮助你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2. 明确的立场:在处理对立关系时,明确自己的立场,不模棱两可。明确的立场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3. 不屈的意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不屈的意志,坚持到底。这种不屈的精神能够帮助你克服各种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

4. 理性的判断:在坚持立场的同时,保持理性的判断,避免盲目和冲动。理性的判断能够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何运用

1. 职场:在职场中,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或不合理的决策,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当公司政策损害员工利益时,可以明确表示反对,争取合理的权益。

2. 社会: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公正的行为或现象,可以坚定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例如,当看到社会不公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发声,推动社会进步。

3. 个人:在个人生活中,面对重要的选择和决定,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例如,当面临道德困境时,可以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

“誓不两立”不仅是一种坚定的立场,更是一种不妥协的精神。通过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我们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用“誓不两立”来表达对正义和真理的坚持。

相关文章

儿童必学飞天鸭子绕口令培养语言能力

儿童必学飞天鸭子绕口令培养语言能力 大家好呀!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绕口令。特别是那个"飞天鸭子"的绕口令,简直是...

文学 2025-09-09 1 0

二龙戏珠打一数字经典谜题你会解吗

二龙戏珠打一数字经典谜题你会解吗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谜题——"二龙戏珠打一数字"。这个谜语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对...

文学 2025-09-09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