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牵萝补屋”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又是啥意思。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我上个月捣鼓老家房子开始说起。
上个月,我不是回趟老家嘛老家的房子,你们也知道,年久失修,屋顶都有些漏雨。那天,我正愁着怎么修补,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句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这不就是说的杜甫他们家那时候穷得叮当响,丫鬟都得卖首饰换钱,还得扯着藤蔓来补屋顶的破洞嘛
想到这里,我一拍大腿,得,咱也学学古人,“牵萝补屋”一回!于是我开始在院子周围找那些爬墙的藤蔓。别说,这玩意儿还真不少,绿油油的一大片。我挑一些粗壮的,一点点把它们从墙上扯下来。
- 先是观察一下屋顶的破洞,大概估摸着需要多少藤蔓。
-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把这些藤蔓编织在一起,弄成一张网状的东西。
- 我把这张“藤网”盖在屋顶的破洞上,再用泥巴和石头固定住。
你还别说,这么一弄,屋顶还真就不漏雨!虽然看着是有点儿寒碜,但起码实用!

牵萝补屋,生活中的智慧
通过这回“牵萝补屋”的经历,我算是彻底明白这词儿的意思。这不就是说咱们老百姓在生活困难的时候,得学会就地取材,想办法解决问题嘛有时候,条件有限,咱不能硬来,得学会变通,东拼西凑,也能把事情给办。这“牵萝补屋”,说白,就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能力!
以后再遇到啥难题,咱也别慌,想想“牵萝补屋”这个词儿,没准儿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