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是啥意思?生活中这些例子你肯定遇到过!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舍本逐末"。说实话,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舍不得本钱去追逐末日"呢(笑),后来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经常犯这种错误的小编,我觉得这个话题特别值得聊聊。
一、舍本逐末到底啥意思?
简单来说,"舍本逐末"就是指放弃了根本的、重要的东西,反而去追求那些表面的、次要的东西。"本"就是根本、本质,"末"就是枝节、表面现象。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句是"舍本逐末,民不敬也",意思是如果统治者放弃了治国安邦的根本,只追求表面功夫,老百姓就不会敬重他。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种一棵树,重要的是把根养好(本),而不是整天盯着树叶长得好不好看(末)。要是你只顾着修剪树叶,却不好好浇水施肥,这树迟早得枯死。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啦!
二、生活中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舍本逐末例子
说实话,咱们日常生活中这种舍本逐末的事情简直太多了,有时候自己都没意识到。下面我就列举几个特别常见的,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 学习中的舍本逐末

现在很多学生(包括当年的我)特别容易犯这个错误。比如:
1. 为了考试死记硬背知识点,却不理解背后的原理
2. 追求刷题数量,却不总结错题和薄弱环节
3. 买各种五颜六色的笔记用具,却不好好记笔记内容
我高中时就干过这种傻事,买了一堆荧光笔和贴纸,笔记本弄得跟艺术品似的,结果考试前翻开一看——啥重点都没记全!这就是典型的舍本逐末啊。
2. 职场中的舍本逐末
职场里这种现象也特别常见:
1. 花大量时间做漂亮的PPT,内容却空洞无物
2. 过度关注考勤打卡,忽视实际工作成效
3. 追求办公室装修豪华,却忽视员工福利和发展
本(应该关注的) | 末(实际在意的) |
---|---|
工作能力和产出 | 办公室政治和表面功夫 |
项目实际效果 | 汇报材料的精美程度 |
团队协作效率 | 谁先到谁后走的小细节 |
3. 健康养生中的舍本逐末
这个领域简直是舍本逐末的重灾区!
1. 花大价钱买各种保健品,却熬夜、不运动
2. 追求各种排毒疗法,却继续吃不健康食品
3. 买贵的运动装备,结果只用来拍照发朋友圈
我有个朋友,花了上万块买了个高级跑步机,结果成了家里贵的晾衣架(别告诉她是我说的)
4. 人际关系中的舍本逐末
1. 在社交媒体上疯狂点赞评论,现实中却很少联系朋友
2. 追求微信好友数量多,却少有深入交流
3. 过节群发祝福短信,平时从不问候
三、为什么我们会舍本逐末?
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会犯这种错误,有几个主要原因:
1. 本难末易:根本的东西往往需要长期投入,见效慢;而表面的东西容易做,见效快。比如减肥,控制饮食+运动是根本,但很多人宁愿吃减肥药也不愿意坚持运动。
2. 社会环境影响:现在很多评价标准都很表面化,比如看学历不看能力,看颜值不看内涵,这种环境会诱导我们舍本逐末。
3. 即时满足心理:人类天生喜欢即时反馈,而根本性的改变往往需要延迟满足,这让我们更倾向于追求那些能快速看到效果的东西。
4. 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在追求某些表面的东西,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做,而不去思考这是否真的重要。
四、如何避免舍本逐末?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怎么避免呢?我总结了几点心得:
1. 多问"为什么":在做任何决定前,问问自己"这真的是重要的吗?"、"这对实现我的终目标有帮助吗?"
2. 区分手段和目的:比如学习是目的,漂亮的笔记本只是手段,别把手段当目的。
3. 建立正确的优先级:把时间和精力先分配给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4. 培养长期思维:学会延迟满足,明白很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长期积累。
5. 定期反思:每周或每月回顾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在重要的事情上投入了足够精力。
五、有时候"末"也挺重要?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难道那些"末"就完全不重要吗?其实也不是啦!适当地关注"末"也有它的价值:
1. "末"有时是"本"的表现形式:比如得体的着装是专业能力的表现之一
2. "末"可以辅助"本":比如好的学习工具确实能提升学习效率
3. 完全忽视"末"可能影响"本":比如完全不修边幅可能会影响别人对你能力的判断
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别让"末"喧宾夺主就行了。
写在后
写完这篇文章,我自己也反思了不少。说实话,作为一个小编,我有时候也会陷入追求点击量而忽视内容质量的陷阱,这不也是舍本逐末吗?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吧!
你有没有过舍本逐末的经历?或者你见过夸张的舍本逐末例子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