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唠唠怎么对付那些个看着就脑壳疼的词儿!比如“繁文缛节”这货,到底咋念?平时用对地方了没?我自个儿也是前两天闹了个大红脸才痛下决心好好整明白的。
一、菜市场买肉引发的血案
这事儿得从上周天早上说起。那天我心血来潮想做红烧肉,大清早就奔菜市场去了。排我前头的大爷,嗓门那叫一个洪亮,对着摊主就开腔:“我说老板,你这卖肉程序也忒多‘繁文缛(rù)节’了!给个痛快价!” 好家伙,大爷把“缛节”生生吼成了“rǔ节”!
我当时差点脱口而出纠正他:“大爷念错了!是‘rù’!” 可话到嘴边卡壳了——我特么自己也不确定!脑子里俩声音打架:好像是“rù”...又感觉听别人念过“rǔ”?尴尬得我脚趾头当场在球鞋里抠出三室一厅,肉都没敢细挑,随便拎了块就走人。

二、翻箱倒柜查字典
回家路上越想越不是滋味。当博主这么多年,还天天劝粉丝“别怕露怯”,结果自个儿栽在常用词上!到家第一件事,把手提电脑从充电器上拔下来,戳开浏览器就搜。
先在搜索框手抖打上“繁文ru节是念ru还是ru”(对,慌到字都打错了)。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说念三声“rǔ”的,还有说四声“rù”的,看得我更懵。一咬牙把角落吃灰的《现代汉语词典》薅出来。
哗哗翻书页,手指头沾着灰在“F”打头那栏死命划拉。真找着了!

白纸黑字印着:
- 缛 (rù):四声!四声!四声!重要的事说三遍!
- 解释:烦琐;繁重
得,破案了!大爷念错了,我自己也是半桶水晃荡。顺手查了查这词儿本意—— “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或手续”。想想大爷吐槽买肉手续多,确实是用对地方了。
三、生活场景大扫荡
光知道读音哪够,得会用才行!我琢磨着把它刻进生活里:
1. 昨天去办房产证,窗口让我补交第三回材料时,我内心疯狂弹幕:“这繁文缛节要命!”
2. 陪老妈看家庭伦理剧,里头办个婚礼要磕十八次头,我指着电视吐槽:“瞧瞧这些老规矩,典型的繁文缛节!”
3. 公司搞个请假流程得签七八个人,在茶水间跟同事哀嚎:“再搞这些繁文缛节,我人都凉了假条还没批完!”
越用越顺嘴,逮着机会就用它怼天怼地怼流程,特有文化人骂街的爽感!
四、翻车现场拍视频
昨晚想着录个小视频分享心得。架好手机,清了八遍嗓子开讲:“朋友们!今天咱唠唠‘繁文缛(rǔ)节’...哎呦卧槽!” 舌头它有自己的想法!当场重录三遍,不是卡在“缛”字上,就是隔壁突然开始装修电钻声突突突。
急眼了,把“缛=rù”写成大字报贴在镜头正上方,跟复读机似的反复吼:“rù!四声!rù!烧饭的炉子!炉子咋念它就咋念!” 吼到第五遍,老婆从书房探出头:“再嚷全小区都知道你不识字了!” ...得,今天视频剪辑得把后面这段消音。
后话
现在我瞅见办事流程长的就想拍桌吼这词儿,连小区拿快递要扫三次码都想骂句“繁文缛节”。看我这魔怔样儿,老婆翻着白眼说:“当初是谁念错还怪社会的?” ——得,晚上外卖点份炖牛肉,省得砍价又听人说“缛(rǔ)节”。









